002cc白菜资讯检测网 MBA    MEM  MPM
首  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MBA校友专访|白杨婷:追梦不停 奋斗不止

发布者:MBA教育中心   时间:2022-05-12

 

为连接各地校友、同学MBA教育中心开展《校友专访》栏目,鼓励校友分享人生故事传承优良学风精神,展开校友与在校生的思维碰撞,搭建共享成长的交流平台。愿不同年龄、不同行业背景的校友、同学们汇聚在大工MBA,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请跟随我们的脚步,共同聆听优秀校友的奋斗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校友简介:

18级MBA 白杨婷

阿帕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财务总监。

获得新生案例分析实践课程暨大赛、企业诊断咨询实践课程暨大赛双冠军;

2019年5月19日,作为创业导师为我校卓英训练营的同学做了一场主题为《创业融资与财务管理》的讲座;

 

 

Q1: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兼顾工作学业

这个话题想和大家分享两点。

一是只要开始了,就成功了一半。七年前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爆红网络,其实是因为它恰好踩中了大多数人生的无奈。想看的世界很大,想尝试的事情太多,时间却永远不够用。读MBA也是我犹豫了很久才做的决定,工作已经很忙了,开学之前仍满腹忐忑不知道用来上课读书的时间从哪里挤出来,还有告别校园已经12年该怎么应付早已陌生的考试和论文。现在再回头看那两年多,发现做出这个决定本身已然就是这个过程里面最困难的部分。

工作虽然忙,但没处理完的事情可以尽量放在周一、三、五加班处理掉,不耽误周二、四晚上和周六全天正常上课。完成好过于完美,阻止一个行动的最大障碍常常是害怕没时间,担心做不好,要突破它很简单,只需要迈出第一步。

   二是及格和优秀只差半小时。不管是学业还是工作,优秀都必须刻意而为之,得来不易。但及格和优秀到底相差多少呢?

我本身从事的是财务工作,做大量经营数据分析是常规工作内容。一份逻辑严谨、表述清晰、图表齐全、深入浅出的财务分析报告会让阅者神清气爽。但一份数据堆积、结构混乱、表意生涩的财务分析报告给人的观感只能用望而生畏来形容。前者和后者需要的时间相差多少呢,我的经验是半小时。

要做到最基本的及格,报告编写者需要调用动辄三四年的同期数据做筛选、重分类、计算和对比,这需要耗用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来完成。如果目标是及格,那这一步完成,工作成果就已经可以交付了,但它交付出去就是那份数据堆积的蹩脚作品。为什么这样的工作就交付了呢,因为通常认为,要从及格到优秀,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做了那么久也有点累了,算了,放弃了。但如果再咬牙坚持,非要突破这个及格就会发现,其实只要半小时,那个逻辑严谨心旷神怡地报告就在此基础上完成了。

“一万小时定律”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优秀。及格和优秀所需的必要时间投入常常不是服从线性分布,而是指数分布。

 

Q2:作为企业案例分析、企业诊断咨询大赛双冠军,可以分享一下平时积累知识的方法经验参加大赛得到了哪些收获,这些经历对自己的工作有哪些影响和帮助?

在校期间的两次大赛是我MBA生涯里印象最深刻的部分。002cc白菜资讯检测网一直被誉为“中国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先锋”,两次大赛以赛代学作为实践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在全国尚属首创。

同一届大约600名MBA学生按照每组9-10人的建制随机分组,划分为大约60个小组,以团队方式参与商业案例分析比赛。因为每轮比赛使用的案例均为随机抽选,所以案例范围涵盖了不同的行业领域,涉及的管理问题渗透至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面临的决策问题从商业模式到组织架构、从财务困境到并购方案等无所不包。这样几轮比赛下来,经历层层淘汰,直至决出前八名。

除了来自最前沿高质量的管理案例、让人血脉贲张的赛制以外,团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思维的碰撞和震荡更是让人迷醉。MBA学生本科毕业最短的也已超过四年,随机分组而来的团队成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行业背景、知识储备和工作经历,其中不乏有很多企业高管。在对一个管理案例的探讨中,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的代入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管理心得,学习不再是只以MBA学生的身份跟着教授们学习,而是在实践导师的指导下,同时作为学生和老师在向团队内部每一个成员互相学习,在一次一次的案例探讨和方案构建中,以“你”的工作经验和专家领域扩展“我”的认知边界。同时因为要分析透一个陌生的商业模式或经营类型,要在短暂的时间内搜集行业数据做行业研究,学习使用分析工具,因此两次大赛成为我的管理知识收获最密集的时段。有赖于这段“恶补”管理知识的历程,我后来的管理工作都因此受益匪浅。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由自己的专业领域和所在行业划定的舒适圈内。两次大赛就是把你拉离这个熟悉的舒适区,猛然空投到不确定管理场景让你荒野求生的沙盘模拟。作为两次大赛都侥幸夺冠的生存者,我获取到的绝不仅是“鱼”还有“渔”。更可贵的是两次大赛作为实践课,所有的“渔”都可以在日常工作和管理实践中自然套用。


Q3:作为两次大赛冠军队的队长如何公平分配团队工作,并带领团队取得好成绩?

两次实践课大赛的基本参赛单位为随机分组形成无领导小组的设置,使得团队内分工合作演化本身,变为大赛比赛内容之外但绝对是比赛成败关键因素之一的隐线,这个精妙设计时隔多年仍让我每回想起来都不禁赞叹不已。

一个十人的团队完成工作,有难度但通常来讲不算是太大的挑战。毕竟中国目前大部分企业的规模都要远远大于十人团队的规模。但要带一个十人的无领导小组顺利完成工作,而且这十人都是素昧平生、互相没有隶属和职级关系,没有绩效手段辅助,甚至没有相似的专业背景,这个挑战不小。更不要说需要完成的工作时间紧,压力大,完全陌生,所有的资料和工具都要靠团队自学和主动搜集。

作为队长,我的经验是首先团队要根据管理幅度划定管理层级。“管理幅度”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管理者可以管理的下属人数。英国军事家汉密尔顿认为组织中上级所辖人数应在3-6人之间,3人已使上级相当忙碌,6人也许每天忙碌10小时。作为十个人的小组而言,很多团队自然地选择队长个人直接领导9名成员的扁平管理结构,这显然超越了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宽管理幅度。面对大压力挑战时这样的团队很容易变成一盘散沙,尤其是在大家本就有各自的工作,需要拼凑工作之外所剩不多的自由时间的前提下。

我选择的是按照案例分析交付成果的结构,在团队内部对应划分次级小组的组织结构。案例分析报告最终是四部分,所以在队长之下会额外增加三个组长,四个人分别作为报告四部分的直接负责人。剩余六个名额作为资源,按照四部分的工作量权重分配。再由六个团队成员按照先占先得、自愿报名的方式加入至四个次级小组。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大赛的每个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真实决策点。进一步可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但也可能跌落悬崖粉身碎骨;退一步可能柳暗花明,也可能丧失良机从此一蹶不振。进,还是退。市场机遇瞬息万变,进退本无对错,但案例分析报告必须有明确决策。

难忘那一个个因为决策分歧争论甚至吵到面红耳赤、争执不下的夜晚。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框架、绝不雷同,很多成员作为实际工作中的企业高管更会不自觉代入自己企业的管理实践和决策自信,华山论剑谁都不会轻易退让半分。但先经过这个头脑风暴充分讨论的过程,一旦形成集体决议,所有人才能把握主线理清逻辑,分头论证查找分析,最终合议为主线连贯、结构清晰的整体。决赛前,那些一起写PPT凌晨三四点,一起准备PK资料的通宵,都已成为每个成员记忆里永不褪色的共同经历。这段历程将我们几个素昧平生的人打造成为一个永远不散的团队,直至毕业多年后的今天。

 

 

Q4:创新创业大赛开赛在即,作为创业方面的导师,在实际操作层面上要如何选择创业方向,有哪些要注意的地方?

在选择创业方向时,首先要综合考虑自己的能力点和兴趣点。要选择一个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在创业伊始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脉资源更容易快速切入,便于业务的展开从而提升创业成功率。与此同时,兴趣也是一个需要考量的因素,创业是一趟孤独的旅程,只有这件事本身与自己的能力点和兴趣点契合,才能保证长期的全力投入。兴趣和热爱本身,是克服挫折困难最好的内生驱动力。

其次要考虑社会需求。要想明白自己选择的创业方向解决了什么样的社会痛点,是否是目标市场中实际存在的真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要尽可能做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研工作,切忌闭门造车,自我感动。要把为什么要做这个事,和为什么是我来做想明白。防止掉入伪需求的陷阱,不能解决用户痛点或者没有客户愿意为这类需求买单的事业必定举步维艰。

最后是要对市场的前沿趋势保持敏感。大家都想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在市场还未被充分培育时就过早进入行业,同样会付出巨额的试错成本最终先驱不成反成先烈。创业是综合能力的比拼,要始终保持开放的头脑和空杯心态。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调整方向,持续整合吸纳各种资源,将创业公司变成大家实现自我的平台,形成合力才能突出重围走向成功。

纸上得来终觉浅,实际创业中各类纷繁复杂的问题,大部分都是创业之前从未涉及的领域,需要运用之前学到的知识和底层逻辑进行推演判断。在这个过程中也不要过分拘泥于既定的理论和经验,因为在之前的商业行为中总结提炼出来的不一定适用于社会快速演变而来的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根据第一性原理创造性地使用更底层的逻辑来分析从未有过的新挑战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另外针对有创业意愿和热情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先加入一家你想创业的行业内的大公司进行几年的学习和历练。学习前沿的行业知识拉高自己的认知水准,同时也可以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这些成功的大公司都是靠不断试错积累走到今天的,他们会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让我们在之后的创业过程中少踩坑,少走弯路。在积累到一定行业经验和资源的基础上寻找尚未被满足的社会痛点,以此为起点就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Q5:在母校读书期间有什么收获?

在母校读书的日子,忙碌又充实。一下班就匆忙下楼,来不及吃晚饭便夹杂在晚高峰时段拥挤的车流中飞奔向学校,待上课前气喘吁吁地在教室中坐定,脑袋里不断转来转去的各种工作日程和问题都一起慢慢静下来,暂停,落定。喜欢的大工老师实在是太多了,成力为教授的课,每一节都横跨了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和国际贸易理论,从最近的猪肉价格背后的宏观货币体系一路讲到人民币最近的汇率涨跌以及央行利率决策。看各种经济类书籍以及其他途径积累起来的知识碎片,就这样在成教授讲解演绎中融会贯通,醍醐灌顶。我至今从未在其他场合再听到这样酣畅淋漓的讲座。本来抽象的法理在王学先副教授的法学课堂上变得一个个鲜活有力。关于“法无授权即禁止和法无禁止即自由”的思考已内化为我自身底层逻辑的一部分。财务管理的严谨体系在孙秀峰副教授课堂上魅力无穷,每个公式信手拈来,面目可亲。

冬日的课间,和同学一起跑到研教楼三楼的小超市,让超市大姐煮一碗泡面,在边上的小桌子坐下,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泡面一边划拉着探讨刚才课堂上的某个讨论,或者是各自工作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感觉胃和脑都暖烘烘的,自足而安定。

MBA是毕业多年后再回课堂学习专业知识,MBA又不只是回到课堂上学习专业知识。通过系统的学习来解决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充电然后再出发才能走得更远。同时,这段时间要在职场和学生等多重身份之间切换,又仿佛打开了一个平行世界的大门,我发现只要愿意,其实再忙都能挤出时间来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不读书单纯工作的时候,我也很忙。可是还是能挤出来时间顺利读完了MBA,而且工作也并没有因此造成任何延误。甚至在这期间,我还保持了每年50本书籍的阅读量。每天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完全来源于更换通勤方式,就是把开车通勤变为没有特殊情况下坐地铁通勤。地铁上往返总计一小时的时间,刚好用来阅读。这种对碎片化时间的精细管理,是我在母校读书期间养成的,而且持续至今。

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还有亦师亦友的老师。学业很短,人生很长一群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梦想的决心认真地活着,工作和人生的探索之路都因此被彼此照亮。

 

学弟学妹们的寄语

 

 

MBA联合会宣传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