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足够多的有一定规模的新产品却并没有像雨后春笋一样应势而发,归因有三:
第一,观念,受传统观念影响,相对于前途未卜的创业,一份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好像更靠谱,更能吻合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这一观念让大部分人从骨子里没有创业想法,使创业的个人和团体少之又少。
第二,资金,嘀嘀,快嘀这样的烧钱创业模式抬高了创业成本,让很多有想法创业的人望尘莫及,退而却步。
第三,综合能力,如今的创业已经不再是一技之长就可以撑起半边天或者一招鲜吃半年的单一模式,设计+技术+管理+营销+人文,不同领域资源共通,成为做好一款产品的必要条件。
社会在发展,世界在进步,必然要有不断产生的新事物来满足人们的更多需求。社会不同阶层也在为此做出各种努力,以刺激更多人更多创意的产生。政府出台各种减免扶植政策支持大众创业,建立创业园、孵化器等针对创业公司提供各种专业扶持服务;风投、天使基金、众筹等民间资本的涌入为创业团队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各大高校先后成立创业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创业者提供了方向性和技术性的支持等等。
种种利好的出现,激发出了更多的创业者,也让原本就腻烦了早八晚五的人们蠢蠢欲动。雷军,马云,马化腾等创业偶像的产生更是让有创业梦想的人义愤填膺。
然而事实证明,即使在政策以及配套相对完善的台湾,创业成功率仍不足10%。对此,台湾科技大学的刘代洋教授给出三点建议:一是善用政府资源,把握政策方向;二是加强两岸合作,互利互补,善用台湾软实力;三是掌握技术发展新趋势,加入设计思维。
如今的人们对工作的追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而是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追寻梦想的过程,这也是越来越多人想要创业的原动力。事实上,一个产品的成功也终将创造深远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2015级 MBA4班 刘业燊